搜索
  热搜: 重锤康复杯 顺炮
鲁中棋牌文化网更换域名:http://www.lzqpwh.com/
查看: 474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棋道与社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9:0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棋道与社会(李建新教授由棋道而对社会的感悟,共五篇))

《棋道与社会》之一:棋道与社会生存
上海大学  李建新

      



        繁锦盛世,棋运旺达。长三角象棋联谊会成立,是棋界 新事,是棋友的福音。草拟“棋道与社会生存”、“棋理与艺术创造”、“棋规与自我约束”、“棋战与兵家智慧”、“棋友与天下一家”等五篇,冠之以《棋道与社会》,以为庆——题记。



       象棋存之于世,它自然与社会的生存有某些关联。说棋之道就是社会生存之道可能有点偏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认为。


        每一个喜欢象棋的人都是出于自愿,没有人是被强迫的。正因为是一种无怨无悔的自我选择,所以喜欢象棋的人对象棋的热爱是执着的、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他们对象棋的投入也是心甘情愿的。



         经常可以看到,棋迷利用一切时间打谱、不分上下班地习读棋书,在街头公园长时间地酣斗、通宵达旦地在网络上练手,有的棋迷甚至千里迢迢的拜高手,访名师,条件好的可以倾其所有为象棋“交学费”,有些赚了钱的棋友,通过赞助棋赛反哺社会,做与象棋有关的公益。对一些棋迷来讲,“学会下棋,不嫌饭迟”已经是一个初级阶段了,把终身托付给象棋的也大有人在。钟情一世、钟爱一世、忠诚一世、舍棋而无它,这可能就是热爱象棋的“棋道”。


       这就让人联想到,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谋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棋道”的精神,要想生活乃至生存的好一点,是相当难以企及的一个奢望。


        可惜的是,“棋道”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诸多领域的普适之道。
        不少从事某项职业的人并不是像棋友喜欢棋一样钟情于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事业,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由衷喜欢,他们在感情、用情、专注、专心、投入等方面必然会有“折扣”存在。殊不知,在当今任何行业都充满了高度的专业化竞争的情况下,一个全身心投入的人都不一定有取胜别人的把握,分心以后的结局自然不难想象。


        就棋迷而言,他们对棋艺的追求完全是自觉自愿的,是一种超越了组织的自我管理,在没有任何外力或者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他们总是心不旁骛地潜心在棋艺的世界里,也惟其如此,他们也才能够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实现对自我的超越。而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一些能够吃几口“皇粮”的单位,有些人的工作态度可能就不是那么自觉自愿,各种各样的约束可能也无法阻止他开小差,出工了以后,出力与否,出力大小如何,都有商榷之处,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像棋迷之于棋艺的追求那般,如是,工作的绩效自然也就会“开小差”。


        再者,棋道依赖的是公开透明的法则,棋赛比的是硬实力。32枚棋子清晰无误地摆在那里,行棋规则和违规的判罚与惩处等都清清楚楚,所以棋手比赛比的是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在同一规则情况下的胜负,无论结局如何,双方都是认可的。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本可以透明的不透明,暗箱操作成为了一些人不当获益的手段,规则不是等同地适用于相同的竞技者,潜规则盛行,靠硬实力不一定能够“赢下比赛”,而各种各样的“和珅”得势、奴才受宠、阿谀奉承者获益、溜须拍马者如愿,等等,这些不一而足的为人所恨、为人所唾弃的行为的存在,是污染、侵蚀、毒害社会的恶性肿瘤,完全走向了公开透明、靠实力说话的“棋道”的反面。


        人们看到了社会生活中如果背离了“棋道”的恶果,也就更能够体会到“棋道”在当今社会生存中的重要性。


        悟道者当择其善而从之,恶其恶而鄙之、弃之。



(转自《广东象棋网》   楼主  小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9:11:15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新,是一名象棋爱好者,最近在中国象棋大师网载文,从深层次剖析象棋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上是棋道和社会之一:棋道和社会生存,还将推出另四篇。


(广网  小丽)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9:14:40 | 只看该作者
[tr][/tr]
《棋道与社会》之二: 棋理与艺术创造
     上海大学   李建新

            凡事皆有其“理” ,凡事应循其“理 ”。


       贵就国粹之列的象棋,因为它兼具了哲学、思辨、兵争、竞技、娱乐、健身、联众等方面的元素而成为了大众的情人。正因为象棋的信徒众多,自然它的“理”也就被诸多的热爱它的人们集集体智慧而更加深广、翔实、全面地理析和总结出来,成为了让万众接受、信服、践行的“大理”。


     棋理有很多,可以在大学或者研究所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研究。仅就对弈而言,棋理就是探求赢棋的道理,其中,把握好开局、中局、残局的每一个阶段,走好每一步,把每个棋子都协调调动起来,使它们的功效最大化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追求并实现艺术创造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棋界有“精雕细刻一盘棋”之说。雕刻的过程就是艺术家对一件艺术品的加工过程!艺术创造就是深究棋理并把它用在实战上。为了取胜对方,你没有比对手更多的创造性的布局、创造性的运兵、创造性的谋篇与夺势,焉能胜之?棋手喜欢“飞刀”,其实“飞刀”就是一个由棋手独家打造的带有秘笈性质的“艺术品”。当然,“艺术品”特别是好的“艺术品”问世以后因为它的价值大而广为他人所仿制,那是另外一回事。


     纵观象棋发展的历史,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艺术品”不计其数,不全面细究那些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仅看其名称,如《橘中秘》、《梅花谱》、《适情雅趣》以及“七星聚会”、“四郎探母”、“燕子摆尾”、“马跳檀溪”,“仙人指路”、“双鹤亮翅”等等这些开、对、残局的名字,就会知道前人们在棋理棋外的“艺术思维与创造”,就可以知道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胜负、为了娱乐,他们对象棋倾注的心血和在象棋方面的再造,是一座又一座的艺术高峰。


     遍观当今的棋界,不仅是职业棋手,代表省市等参加全国比赛的准职业棋手,棋协大师和一级棋士等有点名气的棋手,就连参加各种杯赛、大奖赛、邀请赛等比赛的业余选手,甚至是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比赛的娃娃棋手,在比赛之前大多也是以创造性的精品意识来练“飞刀”,来准备每一盘棋、下每一盘棋,把一局棋当做一次艺术的创造,力求按“艺术”的规律办事,做到特点鲜明、独具匠心、谋划合理、精益求精,寻求以最经济的步数,以最精彩的杀法入局,其中的简洁、实用、佳构等不也是一种艺术性的最直观的呈现吗?


     有人直言,当今中国象棋的水平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再加上有各种象棋软件可以“借助”,国内一流棋手之间的水平与差距越来越不明显,因此在比赛中和棋的概率越来越大,取胜的几率越来越低。但2015年象甲联赛到目前为止出场16次,取得11胜5和战绩的王天一,缘何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胜率?答案是在于他对象棋的艺术性的领悟,在于他每每在关键时刻能够使出置对手于死地的“飞刀”。没有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没有创新求变的战术素养,没有不落窠臼的艺术思维,没有妙至玄密的深谋远虑,没有大气开合的宏观把握等等,是难成其就的。“世事如棋局局新”,新字当头,可能就是胜利之门开启的重要而关键的一步。

   
     人生如棋,需要的是精彩!芸芸众生如何才能走赢人生的棋局?不妨借助一下棋道的法则,信心满满地对人生进行一个美好的设计并展开一次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艺术创造之旅!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9:18:24 | 只看该作者
《棋道与社会》之三: 棋规与自我约束

                     李建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则,象棋比赛要遵循相应的规则,这是铁律。


      就象棋竞技层面看,伴随它成长、发展、完善起来的、保证它可以公平竞技的是棋规。因此,有不少甚至是绝大多数的棋迷,在下棋或者参加比赛的过程中都在主动的了解棋规,了解棋规中可以体现的棋手的权益,通过棋规比照对弈中可行的着法和禁止的招法等等。棋手以棋规为约束,在楚汉两岸进退有据,攻防有序,争棋而从规。


    比较起来,社会上生活的自然人似乎也应该了解、执行一些相应的“规则”,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生活,在法律与法规健全与完善的今天更应如此。但是,当今的老百姓有几个人去主动的了解法律、法规,有多少人主动的读解有关政策?又有多少人在知道了社会上生存的规则之后而主动的践行之?


      在象棋这项颇接地气的运动中,棋规不仅是比赛的法则,也升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圭臬,如人人都知道“观棋不语”的道理,知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教训,知道“棋虽小道、品德最尊”的训诫,也晓得“摸子走子”、“落子无悔”、“超时判负”的棋规。在象棋之外,在一些适宜的其他场合,人们往往也用“观棋不语”、“落子无悔”等棋规作为一种生活的守则。


    在所有的体育比赛中,象棋比赛的裁判可能是最省心、最好当的一种。无论大小的比赛,一个象棋比赛的裁判可以盯5—6个台子,有的可能更多,遇到一些争执,裁判经过处理也能够很快的消除纷争。这除了象棋的棋规定的明了,大多数棋手对棋规吃的透,对局过程中有儒雅之风、大将风度之外,棋手的自我约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棋手的自我约束除了体现在比赛之中外,还体现在了他们对待与棋相关的一系列事情上,如告诉棋手比赛的时间、地点,他们会准时出现在赛场而不用三番五次的通知和召唤,比赛明确了要交的费用他们会在规定的时间交付而不会有半点的拖延,特殊情况下要办理的一些事情,如需要某些棋手购买保险等,他们也会按照要求认真办理。类似这样的做法还有很多。由此我很有感慨:假如我们的社会成员都像棋手那样以了解棋规、以自我约束的方式来遵守社会规则,以自我约束为主而不是靠外在的力量来管制,那该是一个多么令人满意的境况?


      为了提高比赛成绩,棋手除了要了解棋规、遵守棋规之外,大多数的棋手也在合理的“利用”棋规。半壁江山半攻守,半争胜负半悟道——在攻守与悟道的过程中棋手也认识到,利用棋规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只要利用的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下手方一般会利用棋规中变与不变的规则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在2015年前半年的一次比较高规格的比赛中,笔者目睹了一个业余棋手利用规则逼一个大师变招,大师如变,明显吃亏甚至可能输棋,如不变双方作和的这样一个规则,逼和一个大师的场面。感慨之余,为业余棋手敢于向大师级别的棋手挑战而赞叹,更为他熟悉规则、在关键时刻能够利用规则而叫好。


     还有一个对局:两个旗鼓相当的棋手在比赛,盘面胶着,在一方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另一方的时间却只剩下了不到2分钟。这时,多时的一方主动提和,双方最终以和局告终。按照比赛章程,也就是那个比赛的棋规,如果双方纠缠下去的话,那个时间不到2分钟的棋手输棋的概率是很大的,但多时方主动“提和”,他说“在棋赢不到的情况下,不想用时间赢棋”——虽然棋规规定是可以的。他的这一举动为看似无情公正的棋规进行了一次有情而温馨的注解!


   有时候,赢得人的尊重比赢一两盘棋更有价值和意义!


(广网   小丽)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9:22:17 | 只看该作者
《棋道与社会》之四: 棋战与兵家智慧


                                           李建新


       一位哲人说过: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与杀戮的历史,和平是战争的“暂停”或者是“中场休息”。



       纹枰上的隔河对战,明显地带有“战争”的意味。把从象棋的发明到现在的历史理解为延绵几千年的战争,是棋手间的战争,是智力的比拼,是兵战的沙盘路演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棋战接受、借鉴了兵战的智慧与谋略并在一定程度上光大了它,形成了对世界智力运动的贡献。



      象棋十诀“不得贪胜 、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 舍小就大、 逢危须弃、 慎勿轻速、 动须相应、 彼强自保、 势孤取和”等,明显是汲取了中国兵战的至高宝典《孙子兵法》的精髓;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十诀”“持重勿贪、 入界宜缓、 相机而攻、 扼要而据、 弃子取势、 舍小就大、 动须相应、 慎勿轻速、 彼强自保、 先势后地”等的最大特质就是把孙子的思想“象棋化”、“实战化”了,是历代棋界人士对兵战智慧的感悟和转化。



      当代研究《孙子兵法》最权威的学者周培玉教授在其新著《穿越时空的孙子思想》一书中,把孙子的思想概括成了“立于不败的智慧工程”,并用穿越历史、勾兑现实的笔法,从“五事七计的决策思想”、“知己知彼的先胜思想”、“不战而胜的全胜思想”、“正合奇胜的融会思想”、“避实击虚的易胜思想”、“求势任势的倍增思想”等6个方面予以诠释和论证,把兵家的法则活脱脱地展现给了棋手,为丰富象棋的战略战术、指导棋手提高对棋战的高端谋略等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



      兵战与棋战的最终目的是取得胜利。为了取得胜利,兵战思想认为“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寡众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知道也。”而在具体的操持过程中应该秉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棋的最高境界不是冲突而是和谐,中国文化也是以和谐为最高宗旨的。棋战在经过对局者先与后、攻与守、弃与取、局部与整体等若干环节的比拼之后,能够“和为贵”,是双赢,是大家乐见的局面,这个“和”是双方都达到了一种高水平、高竞技之后的一种平衡,是双方激战而难分轩轾之后的“高度妥协”,并不是讲情面、搞交易、分赃式的“你好我好”。为了战时的“和”,棋手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要把自己的功力提升至能够和对方提和的水平。“和”之“贵”大概也是倡导为了某种事业而全身心的投入和全力以赴的追求。



      军事家孙子认为,兵战的最高标准是“立于不败”!这个标准和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秘诀“第一是保住本金,第二是保住本金,第三还是保住本金”如出一辙。为了能够保住“本金”,可以选择的方略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就是说,胜兵是确保有了胜利的把握、胜利的准备、胜利的资本、胜利的信心等之后才去战斗,而败兵则是在不考虑能否胜利的情况下去贸然的开战。特级大师刘殿中认为,比赛就是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家庭作业”,“临时抱佛脚”是无助临场比赛的,体现的也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



     兵战中也讲不少“诡道”,采用离间、引诱、佯攻、佯败、暗袭等,这是“奇正”的认知,但棋战上基本扬弃了一些非“正”的着数,认为靠“小动作”、“盘外招”等取胜对方是不义之举,是为大多数棋手所鄙夷的。那种为了胜利或者获益而置正义、正道、正理、正行等不顾的人,纵是赢得比赛,也赢不了对手,更赢不了棋道。


     这也算是棋道给社会、给世人的一个明示与警告。



(广网  小丽)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9:24:56 | 只看该作者
棋道与社会》之五:棋友与天下一家
李建新


       棋友是一个在大热天住进了空调房、在饥渴中来了个肉夹馍、吃饺子配上了山西醋、旅游时徜徉在西湖边的感觉的词汇。



       棋友也许是天底下最好结交的一类,不论你的年龄、职业、贫富、尊卑、相貌,也不问你的姓氏、籍贯、入出等,只要在公园里、马路边、火车上、或者在田间地头下上一盘棋且双方投缘,彼此就会成为棋友,没有附加条件。


       千百年来,棋界一直秉持“天下棋友是一家”的理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棋友,有棋友的地方就没有孤单、没有寂寞。



       “棋友是一家”可能包括下面三层意思:


       第一,棋友认为,普天之下就是棋友的家。所以,诸多棋友用尽平生努力、花尽所有积蓄来惠顾这个“家”、钟情这个“家”、投资这个“家”,在“自家的院子里”四处奔走,走到那里都是主人的感觉。一副棋子、两双布鞋、三天的盘缠就是棋友所有的行囊,弹尽粮绝之际,肯定会有棋友来招待、帮忙或者赏赐。


       早些年,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没有远程通信的年代,棋友为了找高手、会名家,四海为家,四处云游。一些棋坛高手为了确立江湖地位,南北约战、东西打擂、华山论剑、五峰煮酒。 谢侠逊、周德裕、孟文轩等等前辈以他们的足迹诠释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天下是家”的说辞。



       第二,棋友要“天下一家亲”。有非专业棋手“司令”之谓的象棋活动家石毅先生于1988年首创“棋友杯” ,此后又举办了20多届,以棋会友把全国各地的棋友们联系在了一起,大家天南地北、不分昼夜地赶到棋友杯的举办地,既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棋艺,同时也是为了棋友的相聚和棋友的叙旧;中国象棋大师网的杨书权,只是一个通过笔墨结缘,至今也只是通过话而还没有见面的“棋友”,但他为把象棋文化传播好,为把这个专业的网站办好的职业精神让我感动,对我的有求必应让我心暖;长三角象棋联谊会的掌门人、《棋友》杂志社副社长肖福根、以及沪上的棋界名家尹钟佐、涂福强、邵福荣、蒋恕忠、李雪幼(小丽姐)、朱鹤洲、孙尔康、陈日旭、邵伟民、李祖齐、贾应山、季刚、葛宝成、钱松等,厚待棋友,不仅为棋友考虑,组织了像“川沙杯”、“小丽杯”、“同峰杯”、“联盟杯”、“共建杯”等棋友热捧的比赛,而且只要有外地棋友来沪,他们必尽地主之谊,颇有棋友自它方来,我很乐乎的亲善景象;早年在山西太原参加了一次比赛,结识了张致忠大师以及任建平、郭三喜、牛保明、白晋良、梁辉远、刘晋玉等棋友,虽然只是一次比赛的缘份,但这些棋友的表态是:只要有需要,尽管吩咐,一定随叫随到;近年来在与棋友们的交往以及在筹备长三角象棋联谊会的过程中我也再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长三角地区棋友们之间的一份份真挚的情感和浓浓的情愫。棋友使这个世界变得温馨、亲切、快乐。



       第三,棋友可以“创造”一个更大的家。象棋尊至国粹,与国学、艺术、哲学、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统战、旅游、娱乐、服务、竞技等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使象棋世界的拓展,具有了质的内涵保证。棋界人士大多与笔墨结缘、与歌赋热络,于是棋友往往会延伸拓展成为笔友、书友、画友,还有的在更广的社会层面发展成为战友、学友、商友、股友、票友、驴友,自然,也有的发展成为了酒友、牌友等等。在某种程度上,棋友及其“衍生产品”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领域,使得棋友的元素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棋友创造的更大的“家”。


        石毅“司令”善歌赋、工书画、精金石、乐施舍,就是一个兼具了棋友、诗友、书友、画友、挚友等多种成分的典型代表。


       长三角象棋联谊会的成立,实际上也是营造长三角地区为广大棋友服务的更大的“家”。


       在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向外输出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全世界400多家孔子学院的教学中已经有不少有关中国象棋的内容。它是我们的老祖宗聪明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对全世界的文化馈赠。棋友们没有理由不把它推广到全世界,让地球村、太阳部落、银河小镇、乃至宇宙花园都成为棋友们的“宜居之家”。



(广网  小丽)


7#
发表于 2015-9-10 20:34:10 | 只看该作者

       在所有的体育比赛中,象棋比赛的裁判可能是最省心、最好当的一种。无论大小的比赛,一个象棋比赛的裁判可以盯5—6个台子,有的可能更多,遇到一些争执,裁判经过处理也能够很快的消除纷争。这除了象棋的棋规定的明了,大多数棋手对棋规吃的透,对局过程中有儒雅之风、大将风度之外,棋手的自我约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万事都没有绝对的,此言一出,颇显外行!




8#
发表于 2015-9-10 21:15:4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但个别观点值得商榷,瑕不掩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齐鲁智力文化网 ( 鲁ICP备11007780号 ) 

GMT+8, 2024-5-18 16:33 , Processed in 0.0528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6-2019 齐鲁智力文化网. 版权所有:淄博旭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