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重锤康复杯 顺炮
鲁中棋牌文化网更换域名:http://www.lzqpwh.com/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齐风韶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组图]赵鑫鑫时凤兰象棋礼仪示范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21: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棋文化哲思)张晨:象棋传承中国元素

2016年 03月 24日 17:41 责任编辑:刘笑 来源:中国棋牌网

汉字、太极,九宫,八卦以至于《易经》,这些是中国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象棋是根植于中国老百姓心中的智慧树,传承着这些鲜明的中国元素。

一、象棋根植于民心

汉字——中国标识,汉字跟西方字母文字最大的区别就是,汉字是一种艺术。象棋携带着这种原汁原味的中华艺术,象棋上的汉字根植于人民的心中,在偏僻的农村,近乎文盲的农民可以下象棋,对于棋子上的汉字了如指掌。学龄前儿童学象棋上的汉字是出乎意料的快,似乎他们本来就认识它们。

这是一种足以震撼人心的文化现象,绝不是某些人嘴里的“贩夫走卒”之戏。

象棋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可以说与百姓已经融为一体,它所蕴含的中国古文化和哲学的精髓相当纯正,即“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只是因为国人司空见惯,故至熟而无须多言。但是,对于外国人而言,要想真正的从意识形态上懂得中国,了解中国,融入中国,不会下象棋可能是三过门道而不入啊!

象棋模拟演绎着两个势均力敌的国家模式,初始状态双方相安无事,两个国家从九宫开始以相当的能量向外扩展,先有双象和三个兵,再次扩展后增加双马双炮,再次扩展后增加双车又添兵,而与此同时两国的前沿阵地也出现了势力重叠,至此形成了两阵对圆射住阵脚之势。

象棋对局之时奉行的是“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的策略,而具体的着法必然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了,表现在高手对局中就是先手方一架炮后手方的应对方案早已成竹在胸(是屏风马出战还是反宫马出战亦或顺手炮反击等等),这一点与中国的太极推手之理异曲同工。

象棋一旦对局开始,终极目标就是擒贼擒王绝不是媾和。因此,常有高手讲一味求和终是输,力战对攻却成和。消极求和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史上屡见不鲜,比如北宋与辽、南宋与金。说象棋对弈的最高境界只是和棋的,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象棋的棋盘上的每个子力的出现和位置都是经过了历史的提炼才定格的,其中包含了五千年的国家体制意识。比如象(相)分离九宫和武将,车(战力最高的大将)镇守边关,可是一旦朝廷征召千里勤王刻不容缓,表现在对局中就是出车迅速。而在古代,武将无事不进宫的,如果说武将带兵进宫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宫中巨变武将勤王,二是武将逼宫皇帝反而危险。表现在棋盘上就是士象协防不力,车马炮大子在九宫御敌;还有是大子在九宫却造成臣压君杀法,比如低手经常走出窝心马压死老将的臭棋。(关于象棋与古代国家机制的关系,参阅笔者文章“象棋七子之道”,此处不再展开。)

正是因为象棋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跟传统的中国古文化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外国人很难学习和精通象棋。

象棋,中国的男人都会两手,更不乏巾帼英雄,说起棋理来也头头是道。所谓高手在民间说的就是象棋,象棋“先三败、后三胜”的故事就是一个写照。

二、象棋盘暗合方形太极图

《易经》云“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象棋盘呈方形,以“河界”为轴两边完全对称。此与“太极生两仪”暗合。

太极图中黑鱼中的白点和白鱼中的黑点诠释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辩证统一;象棋盘两边各有一九宫,然而九宫既是己方的攻防中心也是对方的攻防中心。两者同理。

象棋对局双方各有四个象,象的走法可以连续行走到达己方棋盘的四边,此与“两仪生四象”暗合。

在象的行走过程中即在棋盘上产生了动态的八个象眼,此与“四象生八卦”暗合。

象棋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上的特征绝对不是巧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兵家作战经常会排布著名的“八卦阵”。而古代著名的大家很多都与象棋有不解之缘,甚至是个中高手,比如韩信、文天祥、王守仁等,他们都是当时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

因此笔者大胆的提出如下假说:

象棋盘之理暗合方形太极图,象棋的“象”乃是“卦象”的象同时又兼备相面的“相”的含义。象棋的产生比现在通行的圆形太极图要早得多,象棋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很有可能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由易理派生出来的与中国古老的道家相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智慧推演。

三、象棋初始布局暗合八卦阵

八卦阵是古代阵法中真实存在的排兵布阵法,为战国时期孙膑首创,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中间加上了指挥使台,由弓兵和步兵守护。

观象棋初始状态为五个兵卒(步兵)之间夹四个象眼,双炮(冷兵器时代的兵家一直在追求远程打击能力,从弓箭到投石机到火炮;象棋中的炮好似远程打击兵器的化身)之后藏四个象眼。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步兵难敌马兵,两者比较马兵闪转灵活,步兵若严阵以待一时没有破绽,但是一旦阵型出现错乱和空档,则对马兵的进攻几乎毫无办法。

观象棋的八个象眼,不管哪个象眼只要有马处于该位置,如果马脚灵活,下一回合必能对九宫中的将构成威胁。

《三国演义》中曾有一段赵子龙长坂坡单骑七进七出的著名故事,不过赵子龙的英雄行为得益于曹操不许放冷箭的配合。由此可见,在人多混战中,弓兵对于马兵的杀伤力是很大的。

象棋中炮对马的阻止作用就非常有效,马骑河要奔前排象眼时,兵卒只能阻挡一次,可是当马闪过兵卒时,炮迎头一挡就成功护住了后排象眼,马的卧槽攻势就被阻遏了。

这种奇妙的棋局与实战的巧合不可不谓设计精巧。

因此,笔者提出一种假说,到宋代发展成熟的现代象棋阵型,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古代阵法八卦阵的启发。

四、象棋盘吻合九宫三扩展

象棋盘有九纵十横构成,中间“楚河汉界”还是空的,这个棋盘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棋盘的演变和定格跟九宫密切相关。

“九宫”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现象。原始的“九宫”上位离,下位坎,离为火而坎为水,应水火不相容之理。

“九宫”之法用之多端,在古代许多领域中都有九宫,在此不再赘述。

象棋盘中有两个“九宫”,将两个“九宫”相对扩展三次,刚好构成一个完整的象棋盘。

三次扩展后四边相接形成封闭,而“楚河汉界”正好是双方势力的重合之处,正是因为这个重合打破了双方的平衡,互相的妥协和对抗也由此而生,于是在这里双方的纵线抵消成空。

象棋盘的构成堪称是个完美的演化。

这个棋盘的发明充分体现了古老中国的智慧,至简而又至巧!

写到这里,笔者脑海大胆的浮现出古人夜观天象的景象。往北看,地平线上一九宫向南扩展;往南看,地平线上一九宫往北扩展。换个角度,往头顶看,一九宫向四面扩展。

当今世界象棋活动局限在华人圈的原因也正在于外国棋友对于象棋所蕴含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认识不足。

而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带,象棋是一个与历史同在的文化根源。不信,你去看,不同的国家、地区的象棋却是一模一样的。

由此也可见,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要让世界更加愉快的接受中国,最佳的途径莫过于下盘象棋吧!

(作者:张晨)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9: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棋文化哲思)张晨:象棋寓意“以兵止戈”

2016年 03月 28日 09:13 责任编辑:刘笑 来源:中国棋牌网

象棋盘虽说两边对称,但是从对手的立场来看,相对的双方又是不同的。

笔者惊奇的发现,象棋盘暗合《易经》中的“姤”、“夬”二卦的重叠之势。

棋盘河界两侧各有五条横线,从卦象的角度看,即两侧各有五根阳爻。河界各占一半,因其断裂,从卦象角度看正是两根阴爻。

综合来看,正好是上方为“姤”卦,下放为“夬”卦。也就是说,对局双方发现对面的都是“姤”,而自己就是“夬”。奇哉!难道又是巧合。

让我们来打开《易经》看看两卦的卦辞,会有惊奇的发现。

“姤”卦的卦辞为“女壮,勿用取女”,意思很明确,对面的女人很强悍啊,不要急着去娶她。

“夬”卦的卦辞为“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意思是朝廷发出进取的号令,可是前线的报告是立即开战不利,要想有利只能悠着点进行。

自古以来,老百姓娶妻都是件头等大事啊,民间有言叫做“一代无好妻,三代无好子”,要是企图去娶一个“河东狮吼”回家,那可真得要悠着点啊!

回到棋盘上来看看,双方实力完全相当,要想取胜确实是件艰苦的事情。虽然有取胜的决心,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可不能着急啊,要慢慢来,先布阵出子,循序渐进,待到时机成熟才能取得胜果。这个策略对于双方而言同等重要。

再来看卦象,“夬”卦的上六和“姤”卦的初六相遇,在棋盘上正好是河界。之前,双方从自己的底线向前一路推进可谓顺顺利利,但是现在相遇了,矛盾就产生了。

我们来看看两卦所对应的爻辞是怎么说的。

“夬”卦的上六爻辞为“无号,终有凶”。意思是没有得到号令就挑起事端,结局是凶险的。此意即为要师出有名,要以正义之师击敌。

“姤”卦的初六爻辞为“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意思是坚持不放弃会有吉利,如果行动迟缓就会招致凶险,下场就象一头羸弱的猪迷失了方向。此意即为坚决抵抗。

综合分析一下,就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挑起干戈,一旦挑起等待双方的都是艰苦的境遇。而“夬”卦本意就有决而能和的含义。

祖先用象棋来暗示他的子孙们要“以兵止戈”,不要妄动干戈。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的境界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以战保和”。这不可不谓是一种深谋远虑的智慧。

(作者:张晨)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9: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棋文化哲思)张晨:象棋本身就暗讽消极求和

2016年 03月 31日 08:58 责任编辑:刘笑 来源:中国棋牌网

象棋的最终定型是在宋朝,它也完全的反映了宋朝以文臣制约武将的治国之道。试看杨家将、岳家军都是被朝中大臣掣肘,虽有精忠报国之心,却无尽展平生所学之机。

象棋是一个国家的模型,每个棋子都代表着一类人群,故每个子都有对应之道。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分割“文武之道”的作用。象之内为九宫乃是王道与文道,象之外是武道乃车马炮屯兵之地。

自古以来,君王最担心的就是武将拥兵自重,威胁朝廷安全。自古外臣觐见皇帝都要先过宰相这一关。观象棋的排兵布阵,确实反映了古代皇家治理国家的苦心。

车马炮三子看似互成掎角之势,其实内藏互相制约之计。

首先威力最大的车处于交通最不便利之处,马虽无绊脚之碍却毫无前途出路可言,炮虽四面通畅可是除了打对方马并无第二炮架。这是古代皇帝架空武将最高级别的策略,叫你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

假设车马炮反叛企图逼宫,这时候会发现威胁最大的车跟王却相隔万水千山,马为象所阻隔根本一步进不了九宫,倒是炮一步可进宫,但是立即身处双象钳制之地。

这种布阵真可谓煞费苦心、机关算尽。

于是车马炮都得小心翼翼对“王道”心怀敬畏,恪守“本分之道”。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布阵虽然了却了宋家王朝害怕“陈桥兵变”被复制的心病,却造成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内患虽除,外敌难御。于是宋朝就成了历史上把跟入侵的外族达成纳贡媾和当作家常便饭的奇怪王朝了,甚至打了胜仗也纳贡。从象棋的角度来看,宋朝就是个消极求和的棋手,时间一长,难免一败涂地。


(作者:张晨)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9: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哲思)张晨:象棋蕴藏着深刻的“守中”哲理

2016年 04月 05日 09:16 责任编辑:刘笑 来源:中国棋牌网

象棋盘上一共有九条纵线,其中五路线被称为中线,暗喻着王的地位是九五至尊。在象棋的实战攻防中,最终都会落实到对中线的攻守。比如开局时中炮局、飞象局都是直接进行中路的攻和防。而到了残局阶段,对于中线的争夺就更加凸显了,比如车炮光将对单车光将,要想获胜必须占领中线等等。所以象棋中的“守中”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谱中顺手炮是主流,就是古人对于“守中”意识的直接表现。而屏风马的出现标志着象棋人对于“守中”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懂得了两侧包抄、以柔克刚。而现代布局中的中炮急进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布局的流行也是新旧“守中”意识的直接较量。

巧的是,“守中用中”同样是我国另一项古老国粹太极拳的重要法则。在老一辈太极拳传承者中,都把“守中用中”视为秘诀,不肯轻易传人的。太极拳要求行拳走架的时候,拳架招数不管有多少,最终都要“从中线始,以中线收”,外形上要求一举手一投足,一转身一定向都要合“八方线”。象棋盘的九宫构造和太极拳的“八方线”完全重合,而中线又是九宫中心,也是对将帅威胁最快的一条线。“守中”和“八方线”在象棋和太极拳中居然完全在意识和外在表现形态上高度重合了。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当然不是。

那是因为两者本同源,都是中国古老文明“道”的产物。“守中”一词最早在《道德经》中就已经出现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大致的意思是教导人要保持内心的虚静。而在太极拳中要求“松”,说法不同理相同。而象棋中的“松”在技术方面表现在空间优势,也就是说棋子的活动空间要大,反之活动空间变小了可供选择的变化就会减少而导致局势恶化;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棋手的平常心。

“中”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内涵非常丰富。笔者在这里不做展开,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却必须要明示。那就是老祖宗用“中”向人们阐述了要在内心守规矩的法则。所谓“中规中矩”就是此意。

我们的生活亦如象棋和太极拳,“九宫”、“八方线”可以让你尽展层出不穷的招数,但是不要忘了心中要始终守住那根直通命门的“中线”。

(作者:张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齐鲁智力文化网 ( 鲁ICP备11007780号 ) 

GMT+8, 2024-5-10 16:47 , Processed in 0.0521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6-2019 齐鲁智力文化网. 版权所有:淄博旭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